宠物医生

宠物资讯

联系我们

宠物问诊

当前位置:宠物医生在线咨询 > 宠物问诊 >

我感染了新冠会传染给家里的猫咪吗?猫得了新

2023-11-04 09:21

  早在2020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院士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相较狗、猪、鸡、鸭,

  同年12月,华中农大金梅林教授、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教授等发现武汉疫情期间,当地的猫也被感染了,部分新冠患者家中的猫咪也存在病毒抗体[2]。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学者们的实验发现,新冠在猫间的传播十分有限,被人工二次感染的猫咪不会再传播新冠病毒[3]。

  香港渔护署给新冠感染者家的一只混种短毛猫做了病毒检测,显示为阳性,成为香港首例阳性猫猫[4]。

  在美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家庭调查中,均表现出了主人将新冠传染给猫猫的案例[5][6][7][8]。

  2021年8月,泰国一对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父子被转移隔离,他们家养的一只10岁虎斑猫猫新冠检测也阳了。

  在对猫咪做核酸检测时,虎斑猫朝未佩戴护目镜但佩戴口罩和手套的兽医打了个喷嚏...

  3天后,这名兽医出现症状,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而她近期的密切接触者都是阴性,排除了人源感染。

  即使是感染的猫咪,排出的病毒量也十分有限,且排出期很短(几天),人类依然是新冠的主要传播者。

  在当前防不胜防的大环境下,我们被其他人感染的概率远远超过天天家里蹲的猫咪。

  奥密克戎Omicron (B.1.1.529)作为近期关注度最高的变种,在全球的新冠感染中占据主导地位。

  14天的实验中,接种D614G 和Delta感染的猫咪表现出肺炎,而接种Omicron的猫咪只表现出轻至中度炎症;

  14天实验结束后,相较体重减轻的前两组,奥密克戎感染组的猫咪们体重增长了3-9%....

  绿色为奥密克戎感染组,体温稳定,体重一路飙升...比健康组(灰色)还猛

  简言之,感染奥密克戎的猫猫,基本无症状,3天就自愈,如果伙食好点还能因为食指大开而吃胖...

  幼猫、大龄猫、术后恢复猫、孕猫、基础病猫等特殊群体,更容易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影响而导致体内潜伏的疱疹病毒、杯状病毒复发以及一些细菌感染。

  另外,目前国内流行的是奥密克戎毒株,但依然有可能感染其他的变体,以及我们也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新冠向着致病性减弱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的猫咪3天仍然有无力、发热、咳嗽、鼻塞、嗜睡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针对新冠通常采用美洛昔康、非罗考昔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这类药物对幼猫等影响较大,需专业兽医指导使用。

  然而实际上,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对人相对安全,却能造成猫和狗的普遍中毒[11][12][13],且对于小城市兽医非常难处理。

  首先正如前文所说,在奥密克戎为国内新冠主流的大环境下,猫的感染几乎是无症状与轻症,短期可以自愈,铲屎官不必太过焦虑。

  焦虑这类慢性压力是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因素之一,自己这个反应更强烈的人类只有先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猫咪。

  另外,在写作过程中我也发现,维生素D的摄入能够减轻感染后的症状[14]。维生素D的补充渠道之一就是晒太阳,这或许是北方小伙伴症状较重而南方小伙伴症状较轻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正在居家隔离,抱着猫在阳台晒晒太阳,给予猫咪充足的食物和水分,足够保证其健康/自愈。

  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城市,较为专业的动物医疗资源本身就是极度匮乏的,再面临医生居家观察不能上岗等情况,其实更容易出现医疗挤兑。

  对于有就医预期的铲屎官,一方面,留有至少2家宠物医院、2位持有执业兽医资格证的兽医的联系方式;另外一方面,将自家猫咪的品种、性别、年龄、体重、手术史及病史提前梳理好,对于近期发现的猫咪异样尽量记录下发生时间及录存视频便于医生更加立体地诊断病情。

  英美的一项调查认为,因疫情导致时间变长的居家生活,使得人与猫的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15],如果你面临居家工作与观察,多陪陪小家伙,一起渡过这必过的沟沟坎坎。

  老人大概率是无症状,而猫还未受到明显的影响,小东西视我为“电热毯”很乐意靠近我。

  为了参考新冠对猫的影响,我在微信里简单的咨询了17个养猫的阳性家庭和4家猫舍。

  少数会有嗜睡、食欲异常(少食、多食都有)等症状,北京周边地区偶尔会有喷嚏、咳嗽、呕吐和结膜炎等情况。

  早在2020年初就有研究[1]发现:猫咪完全可以被主人传染新冠,只是可能性仅有1/3。

  那些不幸被感染的猫几乎无法在同类之间形成交叉传染,跨物种传播或者逆向传播给人类的可能性则更低。

  除了丹麦水貂(非宠物貂 ferret)养殖场[2]出现新冠“貂传人”的情况以外,其他关于家庭宠物的调查研究,都印证了“宠物很难将病毒逆向传播给人类”的推测。

  所以简单的理解为:人可以把新冠传给猫,猫也具备一定的“传播能力”,至于能传给谁并没某些人想象中那么糟糕。

  据统计[3],猫咪在不同毒株(不含Omicron)的影响下,会表现出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

  至于奥密克戎(BA1.1.529),在今年发布在世界干细胞杂志里的一篇研究有提到过[4],这种毒株对猫咪的伤害更小。

  相比D614G和Delta株,奥密克戎株更难在猫体内有效复制,症状基本不可察复制难度高。

  由于国内多里奥密克戎为主,除了诱发基础疾病以外,并不能直接对猫的免疫系统造成影响。

  因此猫即便受到传染还是可以扛的,几乎不会出现“高致死”或“逆向传播”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感染后的猫咪会在3天左右恢复,除了吃胖外,没有其他明显的问题。

  目前人类还没有完全普及治疗新冠的药物,治疗策略多以降低临床表现为主,宠物领域也是如此。

  但如果遇到了少见特例的话,可借助美洛昔康(Metacam,幼年猫慎用)来减少发热、萎靡的问题。

  根据我查阅的资料和新闻,猫咪感染新冠后,大多数没有症状,少数有轻微症状,很少有病情严重的情况。

  猫狗感染新冠的症状包括 发烧、咳嗽、呼吸困难、打喷嚏和流鼻涕、呕吐和腹泻(没错,和人差不多),一般情况下,正常照顾就可以,非常严重带去兽医处。

  ps:近距离接触时,人可能传染新冠给宠物,动物传人的概率相对低一些(根据美国CDC),所以如果有同住人/动物,在自己确诊后,都要尽量保持距离,减少接触,降低传染给同住人/动物的可能。

  虽然能确认猫咪有感染新冠的可能性,但实验室人工感染病毒的浓度和感染方式,和正常生活本身差异很大,所以没办法作为日常参考。

  参考世卫组织及各国已有数据,在极低概率下,人感染新冠后,与其亲密生活宠物的鼻部、肛门处的检测样本可能会呈弱阳性。但是:

  ② 其次,口鼻腔样本弱阳性不代表就是感染(因为不少病例的血清学检测报告又呈阴性),所以是环境有阳还是宠物感染,并不易区分;

  ③ 且要极亲密接触:例如有报道提到“跟猫咪一起睡觉(大概脸贴脸那种)”、“共用水杯”。

  就像去年网传“变异猫瘟”我们辟谣的一样,猫咪一些冬季高发疾病,可能又错认成了其他的“替罪羊”。

  因此,遇到猫咪咳嗽、流鼻涕、软便,更应优先考虑是不是杯状、疱疹等冬季高发病。

  ③ 暂时不让或少让猫咪进卧室(你在这个时期要多睡觉,就让猫尽量不和你待在一个房间)。

  ⑦ 如果和家人或朋友同居的,这段时期就尽量让他人照顾猫咪,自己隔离在单独卧室。

  ② TA只可能接触到你,所以铲屎官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感染:出门戴口罩,进门先消毒再接触猫咪,尽可能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 室外和外套、鞋底等:可用75%酒精消毒; · 宠物用品、家庭内环境消毒:最好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类(卫可等),对宠物无毒且对新冠病毒有效的消毒产品;

  如果没有,可以选用次氯酸类(次氯酸、84等),但务必稀释到安全浓度倍数,且消毒后用清水充分漂洗!

  ④ 若要给室内消毒,可逐个房间、区域进行,避开猫咪,尽量不要把猫咪放在密闭房间内。

  · 猫咪感染新冠后的可能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眼部分泌物增加、呕吐、腹泻、发热、呼吸急促、嗜睡。兽医通常对症治疗后,猫咪能够完全康复。

  · 出现以上症状,更大可能性为猫咪冬季易高发的杯状、疱疹、支原体、衣原体、胃肠炎等。

  · 因此如果猫咪生病,请第一时间咨询专业的宠物医生,告知相关信息,由宠物医生来评估猫咪状况,确定护理或治疗方案。

  · 如果猫咪需要用药,在与宠物医生沟通确认后,务必遵医嘱用药,不要乱用药!

  速诺:抗生素,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敏感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

  新冠病毒主要是通过人和人密切接触传播的,目前没有可靠证据表明宠物会将新冠病毒传染给人类!

  于是我就给两只猫放了些鼻支安,再观察观察,如果一旦发烧,就只好抱着就算嚯嚯医院也得去一趟的打算了。

  我不确定是不是被感染了,它非常粘人,跟狗一样粘着你,我都是尽量推开了,但它就要求摸摸求抱抱,所以被感染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毕竟猫的确也可以是新冠的宿主。

  响尾没有这样的症状,但它当时胰腺炎刚好,所以我也天天屁股后面跟着,就怕它再怎么样了。

  后来找了些资料看到说,猫新冠可以自愈,所以我想小九那种无节制的睡眠可能真的再抗病毒吧。

  一个立志用文字劝你对猫好一点的创作者~~喜欢,就左下角点个赞呗!不费事儿~~真的~~ 关注我就更好了~~~

【宠e生】宠医在线问诊,宠物医生在线咨询_医院宠物电话|猫咪问诊免费

宠物医生在线咨询,医院宠物电话,猫咪问诊免费,宠物医生24小时在线咨询,宠物医生免费问答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海源国际金融中心T1栋1216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17 某某宠物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宠e生 粤ICP备2021010595号-2

扫一扫,加关注